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要闻 > 正文内容

沿着新时代“太行山道路”前行 ——论文写在保定大地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笔

云小易2023-12-04政府要闻660
沿着新时代“太行山道路”前行 

——论文写在保定大地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走笔

凛凛寒冬,墨染太行。
正值麻核桃树管护的重要时节,12月2日,记者走进位于易县流井乡西豹泉村的润源林果麻核桃种植基地,一棵棵树干涂白的核桃树,犹如穿上了白色棉衣,“精神”十足。
“您瞧,全都按您说的完成了涂白、剪枝、培土……”基地负责人王呈千正拿着手机视频通话,另一头是河北农业大学的郭素萍教授。
“麻核桃三分栽、七分管,冬管搞得好,来年果多病虫少!”手机里,郭教授一再嘱咐冬管重要性,王呈千把技术要点一一记了下来。


外噘嘴,里留水 

李保国教授的法子助他们扛过洪灾



种植基地有上百亩麻核桃,今夏遭遇洪灾,村里多个地块被冲,王呈千的麻核桃却安然无恙。他颇为感慨:“核桃树最怕涝,得亏我们当初使用了郭教授团队的隔坡沟状梯田整地方法。”
“隔坡沟状梯田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山坡的陡峭程度修建梯田,所有梯田面‘外噘嘴,里留水’,实现外高里低,再通过修建排水沟把每个台面相连,这样小雨不出田,大雨能顺沟流走。沟底建有塘坝,当雨量大时雨水集在塘坝,干旱时还能用于灌溉,起到排蓄结合的作用。”郭素萍教授介绍说,这种模式其实是李保国教授生前带领团队创新出来的,突破了蓄水保水节水、防洪减灾、培肥土壤等关键技术。
上世纪80年代,河北农业大学开辟了享誉全国的“太行山道路”。1981年起,该校李保国教授连续30多年奔劳在太行山区,如同一粒种子,深深扎根大山深处。他把科技送进农户,把知识献给农民,把论文写在了太行山上,带动约10万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成为践行太行山道路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李保国去世后,郭素萍接过丈夫奋斗一生的事业,继续奔走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她把自己的手机号向社会进行了公布,继续为果农服务,每年有超过300天都在田间地头。
“正如李保国说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走太行山道路不是一代人的事。’”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党委书记卢振启说,在办学过程中,学院把身边先进典型视为“传家宝”,在“太行山精神”的熏陶、培育和感召下,林学院一代代师生接过李保国老师的接力棒,继续行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他们传承李保国精神,扎根山区,坚持用科技染绿荒山。


新技术,新模式 

孙建设们用“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持续书写科技兴农“大文章



沿着新时代“太行山道路”前行,保定还有以河北农业大学孙建设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农业专家教授群体,持续书写着科技兴农的生动故事。
在高碑店市河北智图现代农业园区的苹果种植基地,冬日里的果园,树叶飘落,果树进入休眠,开始为来年的丰收积蓄能量。
“这里引种了不少新品种,上个月刚采收完,除了王林、富士等品种外,还有带有水蜜桃香味的新品种。虽是头一年坐果,但表现不错,引种很成功。”看着眼前的果树,孙建设教授如数家珍,这片苹果树倾注了他和团队的大量心血。
孙建设告诉记者,在这里种植苹果,没有山区那么好的条件,通过运用水肥一体化、科学施肥等一系列技术,在非适生态区产出高品质苹果,这是他们摸索出来的一种栽培新模式。
孙建设是“太行山道路”首批实践者之一,1982年毕业后就投身太行山开发技术研发。
2013年起,他和团队在顺平县创建了太行山道路第一驿站,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创造一批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从2017年开始,保定市政府与河北农业大学签订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打造一批“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构建政府、高校、企业、农民相互连接协同的高效平台。
作为“太行山道路”的深化,近年来,一个个农业创新驿站在太行山麓崛起,引领着现代农业在太行山区农村的创新发展。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仅在保定市的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建设中,河北农大15个学院、45个专业的师生参与其中,科技助力13 类农业产业,有近300名教师投身驿站工作,4000 多名学生在此实习试验。
“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搭建了共建共赢共享的新平台。对政府而言,明晰破解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牵线搭桥,做好服务和引导;对企业而言,科技力量的稳定输入,赢得了发展,提升了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对学校而言,全学科参与、多领域合作,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对农民而言,得到了实惠,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更紧,催生了大批‘三金农民’。”河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中心副主任周宏宇表示,接下来,将把工作方向加快向全产业链和服务产业转变,向技术集成和三产融合转变,向产品品质和商品功能转变,实施良好农业规范,推动农业创新驿站可持续发展。


“智”驱动,科技“芯”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都市现代农业强市新场景



冬日暖阳,走进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涿州模式动物(猪)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以下简称“模式动物项目”)已然一幅新场景。
遗传实验楼、表型实验楼、繁育动物房等主体工程及隔离检验房、动力站房等工程都已建好,遗传分析平台6月已经启用,大型功能代谢与分子影像设备正在安装……随着设备陆续到位,整个园区初步的科学研究已经展开。
模式动物项目又被称作“天蓬工程”,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导建设,总投资7.59亿元。该工程于2019年8月开工,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16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之一。
“动物模型是研究人类发育和疾病,以及确定有效治疗方法及疫苗的重要工具。”模式动物重大设施建设办公室主任张树川称,围绕猪开展表型和遗传分析,科学、经济和社会效益前景光明,对解答人类生命科学重大问题,保障人类健康和肉类食品供给,促进生物高技术发展和转化医学研究等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作为农业大市,在科技兴农方面,保定不断探索。
为让更多力量注入保定,加速科技成果进一步转化,保定市厚植创新沃土,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发展需要,建设了108家“博士农场”,引进博士团队108个,参与“博士农场”创建的高端人才达413人,“博士农场”成为了农业科研成果的孵化地、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地和农业科技展示的承接地。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专业人才,大学生成长需要广阔空间,保定创新实施了“农业职业经理人”计划,引进中国农大、华中农大等全国60多所高校的306名农业专业毕业生,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都市农业转变。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都市现代农业强市新场景,保定市紧抓中国农大科技创新资源优势,依托涿州教学实验场,规划建设148平方公里的保定国家农高区,精心打造“种业硅谷”“数字农谷”“健康肽谷”。

新时代保定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在乡村振兴之路上,保定努力探索路径、提供方案、打造场景,这座富有活力的古城,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未来!

文章转自:易县发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云易县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yunyixian.com/?id=66